科学研究 Research
《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第十四辑)论文摘要
作者:发布日期:2024-05-10点击数:

国际中文教育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

陆俭明


摘 要 文章论述了以下三个议题:①国际中文教育的历史性任务;②国际中文教育的性质与使命;③抓好四个“必须”以确保国际中文教育完成好所肩负的使命。最后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我们有责任开展好国际中文教育,以便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而这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奋发有为,为国家做贡献、为自己创业绩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的历史性任务 国际中文教育的性质与使命


推开窗户见彩虹

梁 霞


摘 要 本文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美国CET学术项目联合举办的“全球金融治理的中美合作”论坛以及美国西北大学顾利程教授编写的《东西交汇:美国大学生优秀作文100篇》,论述了如下观点:学习中文不但能够满足学习者掌握一门外语的需要,还可以为学习者打开一扇看世界的崭新窗口,并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架起一座彩虹之桥。

关键词 中文 文化 沟通 理解 交流


新标准框架下《语法等级大纲》的教学应用策略

翟 艳


摘 要 语法大纲属于结构型教学大纲的范围,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能解决语法教学“教什么”的问题。本文从分析《语法等级大纲》的框架与内容入手来说明大纲的应用策略。通过分析新大纲的构成特点及宏观层面的一些问题,具体阐释了语法内容的选择编排,形式、意义说明,练习设计等,为有效开展语法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语法等级大纲》 语法教学 应用策略


浅谈《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跨学科中文教学

刘 艳


摘 要 跨学科中文课程的开发与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且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这导致教师在设计和教授这类课程时常常感到无据可依。虽然美国的外语教学标准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这些标准并未考虑到中文的独特语言特点和教学方法,所以用这些标准来指导跨学科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具有明显优势,因为它是专门针对中文教育而制定的,能够反映中文语言和中文教学的特点,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量化的语言指标和明确的话题任务内容。然而,该等级标准仍存在一些语言表述不够清晰的问题,并且对翻译能力的具体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因此,在使用该标准指导中文跨学科课程时,教师应参考其他教学标准和相关研究。此外,对于如何有效运用该标准来指导中文教学,尤其是跨学科中文课程的开发及教学,未来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美国外语教学标准 跨学科中文教学


一套不应被遗忘的国际中文教材

—“德范克系列”中文教材评析

梁 宇


摘 要 “德范克系列”中文教材是美国汉学家约翰·德范克于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含12册书的中文教材。本文对“德范克系列”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以及历史意义进行评析。该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听说法思想,具体体现在语文关系、学练关系方面;同时德范克将其对中文学习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情感融入教材,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貌,具体体现在“小”文化与“大”文化、“他”文化与“我”文化的关系方面。“德范克系列”中文教材作为美国第一套使用拼音和简化字的中文教材和听说法中文教材的标志性成果,在美国中文教学和国际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材 美国中文教材 “德范克系列”中文教材 听说法 语文关系


印尼本土汉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调查研究

张 莉 翁情情 梅雨涵


摘 要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本研究以51位印尼雅加达本土小学汉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依据 PCK 的构成要素设计量表,从汉语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汉语教学策略知识以及教学情境知识四个维度考察其 PCK 表现。调查发现,被试掌握得最好的是汉语学科内容知识,其次是学生的知识和汉语教学策略知识,最弱的是教学情境知识。此外,学校正规教师各维度的表现均高于以补习班和家庭教师为主的非正规教师。依据被试在量表各题项的具体表现,本文对印尼本土中文师资培训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PCK 印尼 小学 本土汉语教师 师资培训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外有声阅读出版的合作背景、意义和有效路径

—以中罗合作为例

王 壮 王 程 卢明嘉 翁仕欢


摘 要 当今世界,媒介深度融合势不可挡,有声阅读成为广受世界各国民众喜爱的阅读方式,有声阅读出版市场蓬勃发展。文章以中国和罗马尼亚的有声阅读出版合作为案例开展研究,首先,对当下罗马尼亚有声阅读出版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和市场规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判;其次,对其有声阅读出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梳理分析;最后,对两国开展有声阅读出版合作的意义、合作的基础和有效路径进行分析和论证。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抓住一些国家有声阅读出版市场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困境,从政策、技术、内容、资金、人才等角度开展深

入合作,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有声阅读出版 数字出版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传播 国际合作


汉语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差异的量化研究

朱晓睿 骆健飞


摘 要 本文以词汇的选择、韵律组配、句子长度等为指标,以正式语体、非正式语体的封闭式语料为样本,采用数据量化对比的方式考察汉语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特征的差异。文章认为文本的正式度可以由多个指标反映出来,正式语体的平均句子长度长于非正式语体;在韵律的组配模式上受“平衡律”的支配,正式语体多为“[2+2]”的节律模式。在词语的使用上,词语的单双之分、嵌偶韵律词、合偶双音词、轻声词语、儿化词语、除“的”以外的句末语气词、人称代词等皆可以反映文本正式度。此外,不同正式度指标存在显著性和相关性之分,可以分为强制性指标、强指标、弱指标,以及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

关键词 正式语体 非正式语体 韵律 量化研究


语体视域下的汉语连词研究述评

张乐滔 高育花


摘 要 近年来语体因素在语法研究中备受关注,连词作为汉语重要的句法衔接手段,其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不可忽视。文章对语体视域下的汉语连词研究进行全面综述,包括描写语体观、功能语体观及形式语体观下的连词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语体 连词 述评 展望


国际中文教育虚词教学研究述评(19802022年)

刘 娜


摘 要 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梳理自国际中文教育虚词教学研究产生至今发表在各级刊物上的国际中文教育虚词教学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材料四个方面分析国际中文教育虚词教学研究的现状,发现研究目前存在从教学语法向语法教学转换的研究不够完善、语别/国别研究不平衡、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习得过程研究不够完善等薄弱之处,据此提出今后应进一步从教学需求出发,完善相关研究、加强国际中文教育虚词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虚词教学 述评


基于融媒体语料库的国际中文词汇教学案例研究

刘永静 胡宪丽


摘 要 后疫情时代,全球化、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国际中文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成为时代需求。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语料库为国际中文词汇习得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源与语料支持。利用项目组已建成的融媒体语料库,进行国际中文词汇教学案例设计,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推动传统词汇教学改革,加强中文词汇任务式、探索式、研究式、自主式学习,使汉语二语学习者在近义词辨析、词语搭配与语体色彩等方面提高习得水平。

关键词 国际中文词汇教学 融媒体语料库 案例研究


中级汉语水平俄罗斯学生双音节声调产出浅析

周琪琪 王 玮


摘 要 为探寻俄罗斯学习者的汉语声调习得特点,进一步了解二语者的语音习得过程,本研究对20名中级汉语水平俄罗斯学生共计4740个双音节词的产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个声调的偏误率依次是 T3T2T4T1,而T3多偏误为发音不标准的T2。从声调组合来看,T4T3T1+T3 的偏误率较高,且后音节声调的发音表现好于前音节声调的发音表现(除了后音节 T3)。具体来说,当后音节为T1T4时,前音节T2更多地偏误为T3(发音标准);当前音节为T1T4时,后音节T3多偏误为发音不标准的T2。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发音偏误标注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学习者的发音特点,因此,在实验设计部分应尽量保持方案的细致,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关键词 汉语声调 双音节词 声调产出



下一条:《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第十四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