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Personnel Training
专业设置Majors Design
“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项目
作者:发布日期:2024-12-30点击数:

“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项目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设立,联合18所中国顶尖高校,致力于为海外研究中国的青年学者提供博士阶段在华研修的机会和支持,包括来华攻读博士学位项目和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北京语言大学建校60年来,始终以文明互鉴为主要使命,以语言教育为特色,培养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为代表的80多位副总理以上政要、300多位大使和来自189个国家近30万名精通中文、了解中国的国际校友,为促进多元文明互鉴与中外友好贡献了独特力量。作为“汉学家的摇篮”,学校至今已招收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新汉学博士生。北京语言大学“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项目旨在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具有全球竞争力、中外人文素养深厚、跨文化理解交际能力突出、胜任深度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高水平青年汉学家与中外人文交流领军人才。目前2025-2026年度新汉学博士招生工作现已启动,欢迎各国青年学者申报北京语言大学!

一、项目概况

(一)来华攻读博士学位项目

1. 项目内容

资助外国优秀硕士攻读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申请者有志于从事与中国相关的人文社科领域研究,学术基础扎实,有较为明确的研究课题或目标,能用中文开展研究。按照《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本项目资助一般为3到4年。资助内容及标准按照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相关规定执行,提供学费、生活费、国际旅费、在华综合医疗保险等,此外,优先获得研修项目资助的机会。

2. 申请资格

(1)非中国公民;

(2)汉语水平考试(HSK)五级及以上;

(3)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毕业硕士生。

3. 申请材料

(1)大学本科、硕士学习期间成绩单、学位证书中文或英文翻译公证件(应届硕士应提供学校预毕业证明文件,如被项目录取,须在入学前提交成绩单、学位证书中英文翻译公证件);

(2)高水平博士研究计划,1500字左右,用中英文撰写;

(3)2封本专业领域专家推荐信;

(4)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单;

(5)护照扫描件;

(6)博士生导师同意接收函。

(二)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

1.项目内容资助外国大学注册的优秀博士生在读期间来华学习、联合研究及撰写博士论文,一般为1学期至2学年。资助内容及标准按照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相关规定执行,提供学费、生活费、国际旅费、在华综合医疗保险等,此外,优先获得研修项目资助的机会。

2.申请资格

(1)非中国公民;

(2)汉语水平考试(HSK)三级及以上;

(3)正式注册的外国正规大学在读博士生。

3.申请材料

(1)在读博士生证明中文或英文翻译公证件;

(2)博士论文摘要(中英文);

(3)硕士论文摘要或其他学术研究成果(中英文);

(4)高水平在华期间研究计划,1500字左右,用中英文撰写;

(5)2封本专业领域专家推荐信(外方导师推荐信优先);

(6)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单;

(7)护照扫描件;

(8)博士生导师同意接收函。注:HSK成绩是报考的重要材料,申请者需提交2年以内的HSK成绩单。如果确实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请先提交其他可证明中文水平的材料,如被项目录取,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HSK成绩;

二、申请流程

1. 登录报名网站https://pmplatform.chinese.cn/ui/start/#/login,填写申请表并按要求上传申请材料,材料原件无需邮寄(请务必注意填写准确有效的联系方式)。

2. 如有需要,申请者可在提交申请前生成申请表预览版,发送至北京语言大学新汉学项目邮箱xinhanxueblcu@blcu.edu.cn,我们会为申请者提供反馈建议。

三、截止日期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8日24点前。

四、评审流程

1. 北京语言大学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导师评审、远程面试;

2. 语合中心组建专家委员会评审及统一视频面试;

3. 公布获奖学生名单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联系方式

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薛老师+86-(0)10-82303328,xinhanxueblcu@blcu.edu.cn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学研究处王老师+86-(0)10-58595771,wangxinsheng@chinese.cn

上一条:世界汉学与中国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