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予以支持的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暨“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大赛总决赛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圆满落幕。我院2024级汉学与中国学学院圭亚那籍进修生赵月升凭借其对中文深刻的理解和现场出色的表现,获得三等奖和“文明互鉴特殊贡献”单项奖。

白乐桑教授和阿尤布教授作为大赛评委代表为选手颁发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以“互鉴”为主题,赵月升同学与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郑州大学等19所高校的优秀留学生选手同台竞赛,并以《文明互鉴·当中国“和合”思想遇见拉美“Buen Vivir”理念》作为为演讲题目,中国的“和合”思想强调“和谐”,是一种智慧的平衡之道;而在拉丁美洲“Buen Vivir”理念深入人心,它翻译成中文是“美好生活”的意思,主张人与社会、环境、大地的节奏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两种思想跨越时空,开启了一场哲学对话。文明需要对话,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互鉴”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加持下,中拉人民携手,共同推进中拉文明交流互鉴之道。



赵月升同学的演讲引发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共鸣,白乐桑教授在点评中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到赵月升同学的演讲充满了演说的艺术,语言的运用、表达,以及对主题的演绎都极具感染力。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周雅欣阁下对我校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并提到恭喜赵月升同学在演讲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她不仅展现了圭亚那学子的风采,更为中拉文明互鉴做出了贡献,感谢母校——北京语言大学,今后一定能为世界培养出更多的汉学与中国学人才和中外互鉴人才。

4月18日到22日,在此次活动期间,由汉学与中国学学院合作办主任杨楠、外宣王富丽老师带队,来自埃及、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越南、圭亚那的8位“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及参赛选手实地走访了安阳市及内黄县进行研学采风。先后走进颛顼帝喾陵、三杨庄汉代遗址、农业博览会园和翔宇医疗设备展厅,参观了殷墟博物馆、安阳市第八中学、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等地。通过参加此次研学之旅,留学生们近距离聆听从中国上古文化到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故事,感受极深,收获也颇多。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沈凤芸同学提到:“参与本次活动,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教育者与文化使者的信念和立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会继续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搭建合作的桥梁,在所步入的职业生涯为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贡献,且希望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添砖加瓦,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微小的力量。”

